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濟棠公館
  陳濟棠公館 位于廣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是一座園林住宅。建于1930年,由公務局技佐羅明聿設計。建成后成了國民黨黨政要人聚會之所。1949年7 ━9月,解放大軍渡江東后,蔣介石曾在此召開一連串國民黨中常會,決議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并與李宗仁密商策劃堅守大陸。 公館院門向東,門內(nèi)建八角亭,主樓建在院子中部,北面建附樓,南面原有水池和假山,現(xiàn)水池假山處已建了辦公樓。 主樓高二層半,坐北向南,磚、混凝土混合結構。外墻紅磚砌筑,南面為入口,門頂端處施山花;立四通柱承托二樓的出檐。門廳后設梯上二樓,兩側設房間,內(nèi)有壁爐,地面鋪水泥花地磚。二層頂為天臺,前部建穹窿頂亭子,后部建房舍。二樓后面有梯通向…[詳細]
楊柳巷戚宅
  戚宅位于鹿城區(qū)楊柳巷36號,系清同治年間溫州官商馮月成興建,后售予白累德醫(yī)院戚姓醫(yī)生。該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通面闊17.6米,進深30.1米,由門廳、正廳及廂房構成兩進合院式木構建筑。梁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頂。門屋為五間單層硬山頂建筑,-墻上有花草紋磚雕漏窗,進深五柱八檁,小青瓦屋面。門屋明間外為八字磚砌仿木構門臺,單間,懸山頂,門楣上置四組斗栱,小筒瓦屋面,抹灰屋脊,脊頭有龍頭鳳尾飾。正屋為五間單層硬山頂建筑,進深七柱十一檁,中柱落地,前后分心,前帶船篷軒廊,小青瓦屋面,檐口存部分勾頭滴水。門屋與正屋間為東、西兩廂,面闊三間。正屋之后為一小院,東西各筑兩間廂房,硬山頂,舊做…[詳細]
上?偣孛苻k公機關遺址
  上?偣孛苻k公機關遺址位于四平路122弄(原溧陽路965弄麥加里21號)。1925年9月25日,中共中央上海區(qū)委決定汪壽華、項英等4人組成上海總工會黨團,在此建立秘密辦公機關,領導工人運動。樓上是汪壽華、龍大道辦公室兼寢室,李立三、項英、林育南等經(jīng)常來此研究工作。在上總領導下,從6月到8月,上海出現(xiàn)-高潮,-人數(shù)前后達20萬人。1926年9月后,上總在中共中央和上海區(qū)委領導下,參與組織工人武裝起義領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從-轉為武裝起義,總同盟-令在此發(fā)出。起義勝利后,上總遷入閘北湖州會館公開辦公!八摹ひ欢闭兒,此處遭破壞。1977年12月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詳細]
曾士峨烈士紀念碑
  曾士峨烈士紀念碑位于益陽市赫山區(qū)會龍山山頂東麓。曾士峨(1904—1931)字迪勛,號廣澤,益陽市樊家廟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總司令部警衛(wèi)團任連長。北伐到武漢后,轉入我黨控制的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wèi)團。1927年9月隨警衛(wèi)團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8年5月任紅4軍31團3連連長,率部參加龍源口戰(zhàn)斗和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鞏固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1930年春任紅4軍2縱隊司令員,同年夏任紅4軍參謀長兼第2縱隊司令員、紅4軍第11師師長、紅4軍第11師師長兼政委,率部參加中央蘇區(qū)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在第三次反“圍…[詳細]
中共中央長江局機關暨湖北省委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長江局暨湖北省委機關舊址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珞珈山街(原珞珈碑路)12號。 1927年七一五-政變后,武漢籠罩在一片-之中,中國共產(chǎn)黨的各級組織及其革命活動完全轉入秘密狀態(tài)。中共湖北省委秘密轉移到珞珈碑路12號,繼續(xù)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將黨中央機關遷回上海,同時成立長江局,管轄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安徽、陜西等省黨的工作,羅亦農(nóng)任書記,陳喬年、任旭、劉昌群為常委。長江局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湖北省委的負責人,為了工作方便,兩個機關就都設在珞珈碑路12號。毛澤東、羅章龍、王一飛、李維漢等人曾在此居住,一些外地來漢的中央委員也曾在這里作短暫停留。羅亦農(nóng)、陳喬年等人也是從這…[詳細]
度城遺址
  度城遺址,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淀山湖鎮(zhèn)西六公里處,清陳元模在其《淞南志》里寫道:“度城鎮(zhèn),淞南淀湖之濱,一統(tǒng)志載為黃巢所筑,邑志亦然!笔挤Q“鐸城”。唐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南下沿長江東進來此,構筑城墻,改“鐸城”為“度城”。度城三面環(huán)水,是獨一無二的水城,因此也叫“獨城”。陳元模在《淞南志·序》里又說“薛淀盆浦遙連石浦,氤氳百里桑麻,度城遠接婁城,掩映萬家煙火,既湖山之秀靈,更風土之清嘉”?梢姽糯瘸窃诶ド接兄芨叩拿。度城村西面的度城潭,古代稱度城湖。明太仆歸有光賞度城湖時有這樣一段話:“太湖東北復溢諸湖以十數(shù),其東為淀山湖最鉅,淀山湖東北折為溪復小匯為度城湖,蓋湖水之…[詳細]
洪裕鄺公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駐地遺址
  洪裕鄺公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駐地遺址位于大嶺山鎮(zhèn)太公嶺村大嶺頂,GPS坐標:北緯22°5511.6,東經(jīng)113°4848.5,海拔高程36米。該遺址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為太公嶺鄺氏家族十六世祖鄺洪裕所建。面闊11.60米,進深29.07米。磚木石結構,三間二進合院布局,硬山頂,抬梁與穿斗結合式梁架,首進設兩塾臺,兩廊圍墻為鑊耳式,公祠左側山墻嵌刻《建造洪裕公祠碑文》。1938年1月,中共東莞中心支部派張英到大嶺山開展工作,張英在當?shù)厝罕姷闹С窒,以太公嶺村為中心,向四周的鄉(xiāng)村開展抗日救國宣傳工作,訓練壯丁,在各村組建自衛(wèi)隊,同時建立中共支部,發(fā)展黨員,在太公嶺村建立…[詳細]
施相公廟和邑寧橋
  又名施相公廟橋,位于橫扇鎮(zhèn)東北的四都村5組,跨廟前港。南宋始建,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徥瘑慰坠皹,南北走向。全長18.5米,寬2.25米,矢高3米,跨徑5.7米。橋北堍有施相公廟,亦名施相公橋。橋東西兩側各有一副楹聯(lián)。西向楹聯(lián):“成梁正遇神仙誕,題柱還期經(jīng)濟才!鄙下(lián)中的“神仙”指的是八仙中的一仙——呂純陽。下聯(lián)中的“經(jīng)濟”指“經(jīng)世濟民”。東向楹聯(lián):“放鴨欄開春漲軟,賣魚網(wǎng)曬夕陽明!鄙下(lián)中的“放鴨”與當?shù)亓鱾鞯摹俺S龃悍砒啞庇嘘P。明初開國功臣常遇春從小跟隨母親來到四都村,靠放鴨度日。一天,母子倆劃著船在橋頭放鴨,只聽見鴨群中“撲撲”聲響,…[詳細]
黃武毅公祠(黃公祠)
  黃公祠全稱為“黃武毅公祠”,現(xiàn)位于五一路黃公西街毓英小學。原為盡忠寺,1918年為祭奠云南辛亥革命的先烈黃毓英,改為“黃武毅公祠”。黃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會澤人。早年留學日本,是中國同盟會云南支部的骨干之一。1909年到昆明,建立同盟會機關,積極參與組織發(fā)動起義。重九之夜,與李鴻祥等在北教場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并沖鋒在前,首破北門,建“光復首功”。云南光復后,隨軍援川,回師途中,在貴州思南被刺身亡,年僅28歲。云南都督府為表彰黃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績,追謚他為“武毅公”,蔡鍔親自撰寫了“黃武毅公墓志銘”,孫中山先生贈了“忠烈千古”的匾額。先設靈位在圓通山下忠烈祠祭奠,191…[詳細]
龍母廟鐘亭
  龍母廟鐘亭位于鲅魚圈區(qū)蘆屯鎮(zhèn)小望海村的東廟山上,西3公里為渤海灣,鐘亭在距山峰50米的向陽平坦山坡地上。 龍母廟鐘亭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崗石建筑,方向北偏西35度,四角由四根間距213厘米的方形石柱支撐梁架和歇山式亭蓋。石柱高348米,柱腳下為石基,石柱上半截琢為八角形,額上承交叉石梁,梁上承石板蓋,前后坡各由三塊石板組成,橫向搭蓋,蓋石板雕琢瓦筒、瓦當、滴水裝飾。轉角下有驚雀鈴掛環(huán)。藻井為斗四工字形,四面交叉石梁中間承口字形,上承方形瓜柱,上承二道梁,二道梁上承脊檁。正面向西北的闌額上雕刻“錫武思文”四字,石柱上有楹聯(lián)“晴響能驚云外客,晨鐘時覺夢中人”。亭的脊檁上有古鐘掛環(huán),但鐘已不存。 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