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那賴遺址
  那賴遺址位于田陽縣田州鎮(zhèn)興城村那賴屯西約200米的山坡上,分布范圍約5平方公里。該遺址于2003年發(fā)現,為舊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距今約80.3萬年。遺址內散布著豐富的打制石器及加工碎片,器型有手斧、手鎬、砍砸器、刮削器等,同時在遺址內還可采集到玻璃隕石,遺址的最高處有一約50平方米的核心區(qū),石制品分布密集。那賴遺址對于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升田陽文化軟實力,打造文化名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詳細]
大巖遺址
  位于臨桂縣臨桂鎮(zhèn)小太平村旁的大巖史前文化遺址,作為國家級考古研究機構首次在桂北地區(qū)的發(fā)掘場地,嶺南地區(qū)十分典型的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發(fā)掘,已引起考古界及國家文物局的極大關注,被評為2000年度中國重大考古發(fā)現。自2000年10月份開始對大巖遺址正式發(fā)掘以來,一期發(fā)掘工作已基本結束,此次發(fā)掘收獲頗豐,可謂碩果累累。遺址一期發(fā)掘重點在A洞,發(fā)掘面積約60多m2,占遺址面積…[詳細]
曉錦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曉錦遺址坐落在距資源縣城13公里的曉錦村后龍山上。它的發(fā)現起源于當地群眾蔣家祥提供的線索,1997年冬引起廣西區(qū)文物工作隊的重視,確認為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國家文物管理部門的重視下,自治區(qū)文物工作隊于1998年10月到11月、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以來先后三次發(fā)掘曉錦遺址,揭露面積800多平方米,發(fā)現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炭化稻米和…[詳細]
大浪古城遺址
  時代:漢大浪古城遺址因位于石灣鎮(zhèn)大浪村而得名,2003年6月,廣西文物工作隊向外界發(fā)布:這是目前發(fā)現的合浦第一個西漢中期前后與海上絲綢之路記載年代相吻合的大型聚落遺址。大浪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城垣各長215米,呈正方形,城基寬18米。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文物工作隊在大浪古城遺址范圍內發(fā)現了數量眾多的刻劃紋和幾何印紋陶片。有泥質陶和夾質陶兩種,顏色以灰黑色為主,少量紅色和灰色,紋飾有方格紋、米字紋、水波…[詳細]
蓬萊洲象州故城遺址
  年代:南宋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興賓區(qū)城廂鎮(zhèn)二溝村南面約500米紅水河中心的蓬萊洲蓬萊洲系紅水河中的一座孤島,宋理宗景定年間為了抵御蒙古軍隊的進攻移治至此。在蓬萊洲南畔東端石壁上有一方象州故治修城碑,碑高2.33米、寬1.79米、字徑0.11米,共219字,系摹顏歐體。書法遒勁,刻工精致。碑身飾云龍紋,碑無題額,無撰文人、書丹者及刻工者姓名,亦無刻碑時間。碑文清楚,紋飾清晰,無風化痕跡,保存完…[詳細]
圣堂山石墻
  圣堂山石墻位于金秀縣長垌鄉(xiāng)圣堂山,年代為明 。圣堂山石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江古碼頭遺址
  貴港南江古碼頭遺址位于港南區(qū)江南街道辦事處南江社區(qū)的郁江岸邊,由南江渡口石級、中山公園馳道牌坊、馳道、明清古民居群、亞魁牌坊等組成。南江古碼頭是東西流淌的郁江與南北走向的古馳道的交會點,是郁江南北兩岸過江的主要通道。碼頭石級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竣工于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是貴縣鄉(xiāng)紳羅上錦募銀一千多兩在原有土碼頭的基礎上建造而成。該石級原有石階90多級,長120多米,寬5米,坡…[詳細]
九頭山漢墓
  九頭山漢墓保護范圍:以九頭山漢墓邊沿線為基線,向四周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融安南朝古墓群
  南朝古墓群融安縣地處桂中北部,面積2.905平方公里,人口32萬人,地屬山區(qū)。全縣大部分地區(qū)為山坡土嶺。融安縣歷史悠久,春秋戰(zhàn)國時代為融州。秦未漢初、三國時代為潭中縣地。唐、宋、元、明時期為融州。南北朝以前中原文化己傳入縣境,隨著外地人的不斷遷入和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交融,縣境一直成為人民繁衍生息的樂土。融安縣發(fā)現及發(fā)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為主。于1979年至1997年間配合自治區(qū)文物工作隊,區(qū)博…[詳細]
劉蕡墓
  位于柳州市郊西鵝鄉(xiāng)山頭村龍興屯田野中。劉蕡于唐開成至會昌年間(836~846年)被貶為柳州司戶參軍。民間傳說他下鄉(xiāng)視農時,在田間墜馬而死,葬于此處。唐天復二年(902年),劉蕡被追贈為左諫議大夫。墓碑題為唐諫議大夫賢良劉公墓,地方人士稱賢良墳。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廣西布政司右參政黃塤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墻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錦主持重修,增設石牌坊。光緒三十四年(190…[詳細]
張翀墓
  柳州張翀墓位于市郊柳東鄉(xiāng)油榨村旁坡嶺上,建于明萬歷九年(1581年)。從底坡至墓位標高35米。自一級墓臺起始至墓座,長90米,寬30米。從下至上共3級墓臺。一級墓臺左、右分立石獅1對,稍上分立石羊1對,再稍上分立石虎1對。往上數道石級至第二墓臺,左右分立石馬1對,稍上則為相對而立的執(zhí)笏翁仲(石人)。最后至第三墓臺,左右分立石龜1對。右面石龜馱“皇明諭祭碑”,高約2米,近墓兩側還有石龜1對。三級墓臺…[詳細]
楊廷理及其家族墓群
  楊廷理及其家族墓群位于柳州市魚峰區(qū)柳石路底村、馬鹿山,年代為清 。楊廷理及其家族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華石城
  賀州石城距市區(qū)75千米。古建筑類人文景點。是一個有近500年歷史的天然石城。石城建于明代隆慶五年(1571),因其四周石山懸崖拔地而起,環(huán)抱而成天然石墻,形似城堡,全城僅南北相對有兩個天然的豁口,故名石城。石城主要由兩座半圓形峭壁式山峰圍合而成閉合空間,城內面積50畝。東以金雞山為屏,西以五指山為障,南有南門,北有北廓。環(huán)山南北各有一個豁口,砌石作墻,并設有門,分稱南北城門,北城墻長73米,高6米…[詳細]
賓州南橋
  賓州南橋位于賓陽縣賓州鎮(zhèn)南街與三聯街交接處,時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賓州南街北端的南橋,它是賓陽縣現存的最古老的石橋之一。南橋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位于街北卻叫南橋,亦因為其位于州城南門之故,州城南門叫太平門,所以也有人叫南橋為太平橋。崇禎年間,橋毀。時值錢積中任知州,他茹蔬衣布,居官如家,息訟輕徭,愛民如子,而政通人和。他與部屬一道發(fā)動民眾捐集資金,雇請工匠,進行修…[詳細]
柳州鎮(zhèn)南門古城墻
  柳州鎮(zhèn)南門古城墻位于柳州市城東區(qū)曙光中路,年代為明。柳州鎮(zhèn)南門古城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覃村石拱橋
  覃村石拱橋位于柳城縣古砦仫佬鄉(xiāng)覃村屯,年代為明 。覃村石拱橋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來賓文輝塔
  文輝塔位于興賓區(qū)政府遷江鎮(zhèn)扶濟村南面約100米的紅水河北岸邊。相傳為明萬歷年間(1573年一1620年)武舉黃文輝重建,故名文輝塔。屬縣級文物保護點。塔系八角八面七層平座空心磚塔。塔高35米,內徑2.72米,壁厚3米。從底層向上逐層收窄。塔頂以鐵鑄鍋為蓋。二層以上每層都有南北對開風門,其余各面均有襯托假門。底層除南北對開的風門外,西面還有一風門,其余五面亦是假門。底層風門高2.2米,寬0.84米。…[詳細]
桂林虹橋
  桂林虹橋水壩建于明朝洪武年間,長一百米,寬二十余米,橫跨于寧遠河口上。當時為了修筑護城河而建,旁有修筑紀念碑,水壩在2000年10月翻新,鋪上大理石塊,無水流過時,供市民行走,若水漫上,則起到泄洪作用。旁邊的虹橋小區(qū),因此得名![詳細]
樂登橋
  樂登橋樂登橋位于縣城西南面約4公里處,該橋屬圓形三孔石橋,始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是羅城境內歷史悠久,造型優(yōu)美的橋梁之一。拱橋總跨度約27米,高3.6米,橋面寬4米。橋身由經雕鑿過的方形石磚堆砌而成,整個橋為三孔,孔徑3米,橋的兩頭除各有一石狗外,還鋪有石階通往橋面,橋墩底中央處兩頭用方石雕鑿出鯉魚尾狀,橋面有兩塊象草鞋印的方石在石磚上,甚為奇觀。對此,群眾中淬有很多有關此橋的美麗傳…[詳細]
合浦文昌塔
  合浦文昌塔位于廣西合浦縣城南約3公里處,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塔為八角形,高約36米,塔座8.1米,內徑2.6米。為7層疊澀密檐磚塔,其造型從底層向上逐層收窄,塔頂為一紅胡蘆。每層開著東西通風門,即坤門與鳳門,其余是作裝飾之用的假門,塔內有階梯盤旋而上。塔身為白色,角邊和拱門邊為紅色,紅白鮮明,既樸素又美觀。登塔眺望,北海遠景盡收眼底。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義。文昌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