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初號曰“古法海禪寺”,金、元朝代時改名為“白塔寺”。原白塔寺分東西兩個院子,東院子南北長80多米,東西寬50米。進得南門(山門)是一個前院,東西各有廂房3間,院正中有硬路(磚鋪)通往北邊的大殿。大殿名大佛殿,有三大間,東西長20米,南北寬8米,高10米,門庭廊沿雕梁畫柱。進得殿門,哼哈二將分列兩旁,濃眉大眼,形狀怪異;殿中央為釋迎牟尼像,有4米多高,安詳?shù)刈诟吲_(底座)之上;殿周圍有18羅漢,形態(tài)各異,相貌逼真。西院與東院相鄰,有梢門相通,位置稍靠前,南北長40米、東西寬20米,有北屋4間、西屋5間,是僧人飲食起居之地。
1943年,由區(qū)長段仁升(原大程鄉(xiāng)曲莊人)主持在白塔寺建立了高級小學,成為周圍幾十里內(nèi)最早的高級小學,解放戰(zhàn)爭中學校停辦。1950年春,正式建立“白塔寺小學”(石屯區(qū)完小),首任校長為于洪祥。1950年秋,因大殿成為危房,于洪祥校長上報縣文教局,經(jīng)批準把大殿拆除。原位于寺院硬路兩側的石碑(一為“重修白塔寺記”,一為“功德主善人”),在文革中被推倒棄于學校院內(nèi)空地上。1996年,由時任白塔寺小學校長的杜傳禮(房寺吳莊人)同志牽頭,經(jīng)市文化局與原善集鄉(xiāng)政府協(xié)商,出資1萬元,請曲阜工匠補修,并由杜傳禮校長操辦,重新把碑樹起。
信息來源:禹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