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張氏九世祖杞士公從張集分居于此,后蓋樓得村名玉杞(棋)樓。 |
明洪武元年(1368),始名陳莊,韓氏四世祖遷此,后陳姓衰落,更名韓莊。 |
明崇禎年間,張氏八世祖從張集遷居于此,因蓋樓,得今名張大樓。 |
明洪武二年(1369),黃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老鴰窩奉皇命遷夏邑定居,因蓋樓得名黃樓。 |
明天啟年間,張氏九世祖文士公自油坊張莊遷此定居,名張瓦房。后李姓遷此,兩姓因種韭菜盛名,故名韭菜園,后演稱菜園。 |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祖玉林誥贈(zèng)蕩威將軍,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鐵棍張宗族集會(huì)于此,故名張鐵棍集,簡(jiǎn)稱張集。 |
明天啟年間,張氏九世祖于世公有五子,令其四子自張集分居于此,名張八莊,后有馬姓遷入,更名張馬莊。 |
元代,賈、王兩姓管理渡口,名賈王渡口,后王氏買其田、船只,改名王口。 |
明洪武七年(1374),闕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有一座白云閣,得名白云閣。后陳氏先祖在巴清河上建橋,改名陳橋。 |
明崇禎三年(1630),尹氏十世祖自縣城西尹莊遷此定居,因此崗高丈余,勢(shì)如上樓,名全崗樓,簡(jiǎn)稱全樓。 |
1942年,彭、丁、李三姓從李樓以義相聚于此定居,得名三義合。 |
清道光年間,王氏七世祖分居于此,始稱小王莊,后簡(jiǎn)稱王莊。 |
明洪武十二年(1379),王氏先祖自前王樓遷此定居,稱王莊,后石氏投親遷入,更今名。 |
元代,劉福通安營(yíng)在此收馬草,名曰草集。曹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設(shè)集會(huì),名曹集。 |
明洪武十二年(1380),周氏始祖子玉攜二子來(lái)夏邑劉傅營(yíng)集東北長(zhǎng)仁鄉(xiāng)定居,長(zhǎng)子文興公在前頭建村蓋樓,名前周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