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屬新村鄉(xiāng),1955年劃并邊江區(qū),1958年劃入永平公社建立中山大隊,1962年改設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 1988年為中山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中山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0年建興華鄉(xiāng),意為振興中華,1959年劃入永平公社建立大隊,1962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設鄉(xiāng),1988年為興華辦事處,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興華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84年建村,從興華劃入2個村勐龍劃入四個村成立的一個小鄉(xiāng),1986年更名倮練辦事處,2000年村改為委,更名為倮練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0年建政時設鄉(xiāng)政府,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8年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勐龍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4年5月前屬永平區(qū),同年劃入邊江區(qū),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設鄉(xiāng),1989年鄉(xiāng)改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箐門口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49年隸屬于永平區(qū)雙龍鄉(xiāng),1958年建立邊江公社岔河大隊,1962年改為岔河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邊江區(qū)岔河鄉(xiāng),1987年改為邊江鄉(xiāng)岔河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邊江鄉(xiāng)岔河村民委員會。 |
1950年屬永平區(qū),1954年6月劃入邊江區(qū),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8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為明河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更名為明河村民委員會至今。 |
解放前屬翁孔鄉(xiāng),1957年前屬永平區(qū),1958年劃入邊江公社,設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4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4月村改委,更名為平江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4年5月前屬永平區(qū),同年劃入邊江區(qū),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設鄉(xiāng),1988年成立富龍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永平鎮(zhèn)富龍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61年前屬于富龍鄉(xiāng),1962年建立公社,1969年改為大隊,1984年設芒帕鄉(xiāng),1988年設芒怕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改名為芒帕村民委員至今。 2006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后,屬永平鎮(zhèn)。 |
1954年前屬于永平區(qū),同年6月劃并邊江區(qū),1958年建立柳安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8年成立行政村,2000年4月村改委,更名為柳安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4年5月前屬永平區(qū)茂密鄉(xiāng),同年6月劃入邊江區(qū),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建立鄉(xiāng),1988年成立崴里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崴里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8年10月由永平區(qū)劃入邊江區(qū)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xiāng),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金木村民委員會至今。 |
2003年國家建設項目,因在瀾滄江建設糯扎度水電站,庫區(qū)813線下水位影響部分居民居住與資源,因此半坡和永平被影響的部分居民,庫區(qū)移民至永平鎮(zhèn)芒東村和遷毛村兩村之間的扎把山安居樂業(yè)。 于2014年啟動建房,2015年5月28日掛牌成立村民委員會。 |
永和村民委員會因糯扎渡水電站建設搬遷,2015年5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