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為紅土埡豁,故名。 |
1859年,從民和縣遷居,因村莊座落于克麻村后面的溝里,故名。 |
明洪武年間,徙居樂都。后又遷徙至此地。原有藏族寺院遺址(百長角巴管轄),故名。 |
嘉慶年間(1820年),從民和縣米拉溝逃荒至此,在一山灣挖窯洞居住,故取名窯灣。 |
據(jù)史書家譜記載,李家莊于乾隆年間,從西寧朝陽堡李姓遷居,故得名李家莊。 |
阿扎卜扎原名叫“阿加吾扎“系藏語,意為父親的兒子(氏族部落),約在1816年阿加的兒子在此坐圈放牧,故取名阿加吾扎,后演變?yōu)榘⒃吩,此地漢族是約在1930年從李家莊村遷移而來。 |
據(jù)《化隆藏族簡志》記載:明朝時(shí)稱“石乃亥”,哇燕拉干氏族部落。今演變?yōu)樗撕,故名?/div> |
清朝政府曾在此設(shè)苑馬,民國時(shí)期為馬步芳軍馬放牧地,故名。 |
約在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從拉干村一帶遷居,因溝口有一廟(地灘廟),村民居住在溝的兩旁,故取名廟爾溝。 |
約在民國21年(公元1932)從今民和米拉溝遷居,因溝內(nèi)有一佛教寺院(麻達(dá)寺)。本地方言稱之為寺兒溝,后演變?yōu)樗聽枩希拭?/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