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明永樂年間,李姓自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村莊座落在東莊集北而得名后村,沿用至今。 |
明初,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董姓五世祖董武□(后一字失考)為逃避戰(zhàn)亂,明建文四年(1402)攜眷遷至內(nèi)黃縣東莊集落戶,明代后期因人口增多,按姓氏得名董家莊,后演化為董村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董家莊”。 |
郭姓兄弟二人于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此地定居建村,按姓氏得名郭家莊,后演變?yōu)楣澹赜弥两。清乾隆四年?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郭家莊”。 |
原村名王村,后王氏族衰,黃氏興盛,改稱黃家莊。后演變?yōu)辄S村,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黃家莊”。 |
村莊形成在漢代,據(jù)傳為紀念漢代改革家晁錯而始有大晁,繼置小晁,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小晁”。 |
馬固是明代以前建村,因村落設在高堌堆之上,馬姓居多,又取永留固居之意,而得名馬堌,后簡化為馬固,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馬固村”。 |
宋代建村,因人口多村子大而得名,習慣讀音為“大(dai)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大村”。 |
村落形成于漢代。據(jù)漢景帝年間,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藩(削弱諸侯王的勢力),被冤殺,其后代在此隱居,為紀念晁錯,將此村命名為漢晁,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漢晁村”。 |
據(jù)村址是黃河支流的岸邊,名流河村,又因在北流河、中流河之南,按方位又稱南流河村。歷史上曾按姓氏改稱:馬流河、焦流河、魏流河,現(xiàn)在仍稱南流河村。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流河村”。 |
明初建村,傍黃河支流而居,明代中期,村落形成后,又各冠以姓氏,而有李流河、池流河、牛流河。1950年,牛流河為一個行政村,池流河、李流河為一個行政村,1955年組建高級農(nóng)業(yè)社時與牛流河合并,始稱三流河。清光緒十八年(1892)《內(nèi)黃縣志》載有“李流河、牛流河、池流河”。 |
明代前,這里是黃河支流的渡口,有一商旅客店,人稱渡口店。后來西北1.5千米處有一郞莊,為避水災和匪患,人口遷到渡口店。明代遷民后逐漸演變?yōu)槎傻,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渡店”。 |
明初,自山西洪洞張村遷來之民為紀念原籍,故取名新張村,后因在此設鋪亭(驛站)又改稱新張鋪,沿用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清光緒十八年(1892)《內(nèi)黃縣志》均載有“新張鋪”。 |
明永樂二年(1404),韓姓從山西洪洞遷至新張附近定居建村,故名韓家新張,簡稱韓新張,后演變?yōu)轫n莊至今。清乾隆四年(1739)《內(nèi)黃縣志》載有“韓家新張”。清光緒十八年《內(nèi)黃縣志》載有韓新張。 |
明初,鄭姓、高姓于明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遷入,取聚集屯墾之意,稱小屯村,因在縣城南曾叫過南小屯,后因高姓家族居多,改稱高小屯。晚清時期,復稱小屯,沿用至今。清光緒十八年(1892)《內(nèi)黃縣志》載有“高小屯”。 |
村莊原名為“五灣”,在今村址北百米處。據(jù)傳古代某義士冒犯了官府,惹下大禍,村民為避禍將村莊南移,改“五灣”為吳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