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稱來源于蒙古語“常突額爾克”前二字的字音!俺M弧睗h語意思為綠色草原。這個地方原來是蒙古族的游牧區(qū)域,綠草一望無際。清朝嘉慶十一年(1806),取“常突”二字命名為“昌圖”。后一直沿用此稱,至今已有170多年。 [詳細] |
因原為昌圖縣城古老駐地,故稱老城鎮(zhèn)。 [詳細] |
清道光初年,修筑堡時,挖得石碣殘碑段,成八棱形,直徑38厘米,高44厘米,角棱清晰,無文字跡象,又因這里是古城址,故得名八面城。 [詳細] |
光緒十五年(1889)因大雨東遼河泛濫,洪水淹沒右岸,內(nèi)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后旗的三江口地區(qū)嚴重受災。無家可歸的人們紛紛渡河到東遼河左岸后大明屯定居。由于三江口的住戶居多,有些手工業(yè)業(yè)主、經(jīng)商戶重操舊業(yè),故后大明屯改為三江口,沿用至今。 [詳細] |
因1802年(嘉慶七年)蒙親王博多勒葛臺派管家金姓(名字失考)為王旗征租,來此地落戶,逐漸成為村落,故名金家屯,以駐地金家屯得名,沿用至今。 [詳細] |
泉頭約建于清宣統(tǒng)年間。原來這附近有幾個泉眼,泉頭處于這幾個泉眼的上頭稱泉眼頭,民國年間稱泉頭至今。 [詳細] |
寶力名稱的蒙古語“薄落屯”,即居住點稀少,形成村落,村民以其“薄落屯”譯音稱玻璃屯,民國期間又已該地貌似“元寶型”并以其玻璃屯諧音轉(zhuǎn)稱“寶力”,沿用至今。 [詳細] |
源于清道光年間,關內(nèi)移民來此建村,并與村外建兩座小廟,前后相距三十米,形村后,以此得名雙廟子至今。 [詳細] |
源于北宋年間。據(jù)傳: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恒)二帝,被金國完顏兀術擄往五國城(今吉林農(nóng)安縣),路經(jīng)此橋(亮中河橋),或立遇此河架橋而過,后人為了紀念此事,稱為“兩宗橋”。清嘉慶年間形成村落即轉(zhuǎn)音習稱“亮中橋”。 [詳細] |
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將領騎馬途徑此地被河所阻,他揚鞭催馬一縱而過,故將此河取名馬縱河,諧音馬仲河。1941年建馬仲村公所以駐地“馬仲河”前兩字命名。1984年根據(jù)政區(qū)名稱與駐地名稱統(tǒng)一要求,名尾加“河”字。 [詳細] |
偽滿期間,日本人在此建火車站,因位于毛家屯、小六家子、趙家店中間,故得名毛家店車站。此地因而得名毛家店。 [詳細] |
1754年8月,即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來吉林途經(jīng)此地,見地勢平坦一望無垠,四方充滿平和安詳之氣,故而贊曰“四平街”。后因東北叫四平街的地方有五處,1937年為與新四平街(今四平市)區(qū)別,改名為老四平街,即為現(xiàn)在老四平鎮(zhèn)。 [詳細] |
嘉慶十一年(1806),大洼隸屬昌圖廳,實行社甲制負責政務,大洼境內(nèi)漢族人日增,集民成村,因地勢低洼而得名大洼。 [詳細] |
清嘉慶七年,聚民成村時,附近有七崗六溝,村落在南數(shù)第一條溝內(nèi),故名頭道溝,簡稱頭道。 [詳細] |
清嘉慶年間集民成村以前,本處有大片水泊沼澤,期間水草豐茂,樹密林深,僻靜清幽,因常有鴜鷺等水鳥棲息于林樹之間,故名鴜鷺樹。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