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城鄉(xiāng)綠化美化三年行動部署要求,加快推進鄉(xiāng)村綠化美化,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省林草局組織開展了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評價認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省級森林鄉(xiāng)村評價認定辦法(修訂)》有關規(guī)定,在各建制行政村提出認定申請、縣級林草主管部門推薦、州市級林草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jīng)省林草局審查,并通過省林草局2023年第6次局務會議審議,評價認定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962個。 |
原名“補納勒”,為壯族語,“納”為田,意為在水田多的地方形成村落,清朝康熙年間演變?yōu)椤鞍⒛呛凇敝两瘛?949年至1950年為普太鄉(xiāng)屬第三區(qū),1951年至1957年設阿那黑鄉(xiāng),屬第三區(qū)。1958年至1960年設阿那黑管理區(qū),屬龍慶公社,1961年至1962年設阿那黑小管理區(qū),屬黑爾中公社。1963年至1972年設阿那黑小公社,屬龍慶區(qū)。1973年至1983年設阿那黑大隊,屬龍慶公社。1984年至19……。 |
壯語原為“欞喂”,意即有蝦巴蟲的河,清康熙年間演化為“牛尾”。1949年后屬五龍鄉(xiāng);1954年設牛尾鄉(xiāng)隸第四區(qū);1958年設牛尾管理區(qū),隸五龍公社;1961年設牛尾小管理區(qū),隸五龍公社;1973年設牛尾大隊,隸五龍公社;1984年設牛尾小鄉(xiāng),隸五龍區(qū);1987年設牛尾村公所,隸五龍壯族鄉(xiāng);2000年6月改為牛尾村民委員會,隸五龍壯族鄉(xiāng)至今。牛尾村……。 |
駐地雄壁村,彝語,“雄”為地方官,“壁”為石山,意即石山下的土官寨。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屬雙合鄉(xiāng),1952年成立雄壁鄉(xiāng);1959年改為雄壁管理區(qū),1961年設雄壁小管理區(qū),隸屬雄壁公社;1963年設雄壁小公社,隸屬葵山區(qū);1973年設雄壁大隊,隸屬葵山公社,1979年隸屬水草灣農(nóng)工商聯(lián)合企業(yè);1980年隸屬葵山公社;1984年改為雄壁小鄉(xiāng),隸屬葵山區(qū),1987年改為雄壁辦事處,隸屬雄壁鎮(zhèn)……。 |
轄區(qū)內(nèi)有上、中、下法雨村,彝語“法”為石巖下面,“雨”為水,意為石巖下面水畔。1934設法雨鄉(xiāng),隸第二區(qū);1943年設法雨保,隸雙合鄉(xiāng);1950年屬長坡嶺鄉(xiāng),隸第二區(qū);1956年屬峰嶺鄉(xiāng),隸第一區(qū);1959年屬法雨管理區(qū),隸師宗公社;1962年設法雨小管理區(qū),隸設業(yè)中公社;1973年至1983年設法雨大隊,隸丹鳳公社;1984年至1987年設法雨鄉(xiāng),隸丹鳳區(qū);1987年設法雨村公所,隸丹鳳鎮(zhèn);20……。 |
淑基社區(qū)是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竹基鎮(zhèn)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1,為鎮(zhèn)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530323105003。 |
彝語“法凹”意為巖子下邊的凹地。1952年設法凹鄉(xiāng),1963年屬后所區(qū)法凹公社,1979年后所設法凹大隊,1983年屬后所區(qū)老法凹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后所鄉(xiāng),成立法凹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法凹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法凹村……。 |
1952年設小沖鄉(xiāng),1963年屬后所區(qū)小沖公社,1979年后所設小沖大隊,1983年屬后所區(qū)小沖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后所鄉(xiāng),成立小沖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小沖村民委員會。小沖村……。 |
彝語“補”為廟,“木”為,意為廟邊種麻的地方。1952年設補木鄉(xiāng),1963年屬墨紅區(qū)補木公社,1979年墨紅公社設補木大隊,1983年屬墨紅區(qū)補木鄉(xiāng),1988年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補木村公所,2000年6月設補木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補木村……。 |
原名“木寨城”,后改為“法土”,彝語意為巖石山上有銀礦的地方。駐地法土。1952年設法土鄉(xiāng),1963年屬墨紅區(qū)法土公社,1979年墨紅公社設法土大隊,1983年屬墨紅區(qū)法土鄉(xiāng),1988年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法土村公所,2000年6月設法土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法土村……。 |
1979年墨紅公社設光山頭大隊,1983年屬墨紅區(qū)光山頭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光山頭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光山頭村民委員會。光山頭村……。 |
彝語“加克”意為低凹處有臺地的地方,以轄區(qū)加克村命名。1952年設加克鄉(xiāng),1963年屬東山區(qū)加克公社,1979年東山公社設加克大隊,1983年屬富村區(qū)加克鄉(xiāng),1988年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加克公所,2000年6月設加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加克村……。 |
彝語“吉”為銅,“克”為凹,意為凹地中挖銅的地方。駐地下吉克村。1952年設東山區(qū),1963年屬東山區(qū)吉克公社,1979年東山公社設吉克大隊,1983年屬東山區(qū)吉克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吉克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吉克村民委員會。吉克村……。 |
1952年設江浪鄉(xiāng),1963年屬東山區(qū)江浪公社,1979年東山公社設江浪大隊,1983年屬東山區(qū)江浪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江浪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江浪村民委員會。江浪村……。 |
彝語“墨紅”意為紅山水源之地。駐地南村。1952年設墨紅鄉(xiāng),1963年屬東山區(qū)墨紅公社,1979年東山公社設墨紅大隊,1983年屬東山區(qū)墨紅鄉(xiāng),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墨紅村公所,2000年6月村級體制改革設墨紅村民委員會,2012年3月1日村改居設墨紅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墨紅社區(qū)……。 |
普沖為片村,村民委員會以此命名,系彝語,意為沖里有廟。1952年設普沖鄉(xiāng),普沖村清代至民國屬陸良縣飛地,1958年劃入富源,1963年屬東山區(qū)普沖公社,1979年東山公社設普沖大隊,1983年屬東山區(qū)普沖鄉(xiāng),1988年設立墨紅鄉(xiāng),成立普沖村公所,2000年6月設普沖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普沖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