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19]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19]
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城鄉(xiāng)綠化美化三年行動部署要求,加快推進鄉(xiāng)村綠化美化,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省林草局組織開展了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評價認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省級森林鄉(xiāng)村評價認定辦法(修訂)》有關規(guī)定,在各建制行政村提出認定申請、縣級林草主管部門推薦、州市級林草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jīng)省林草局審查,并通過省林草局2023年第6次局務會議審議,評價認定第四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962個。 |
中和原名“鐘河”,因此地尼支博山形似一口鐘,又位于河畔,故得名“鐘河”,后雅化為中和。1950年屬大姚縣第五區(qū)中和鄉(xiāng),1958年為大姚縣中和公社中和管理區(qū)。1961年為永仁縣中和區(qū)中和公社,1969年為中和公社中和大隊,1984年為中和區(qū)中和鄉(xiāng),1987年為中和鄉(xiāng)中和村公所。2000年改稱中和鄉(xiāng)中和村民委員會,2005年12月中和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中和鎮(zhèn)中和村民委員會至今。中和村……。 |
彝語地名。小直么為片村,直;泥潭;么;大,小直么意為大泥潭旁的村子。該片村東南有大直么村,小直么是相對而言。1950年屬大姚縣第五區(qū)中和鄉(xiāng),1958年為中和公社中和管理區(qū)。1961年屬永仁縣中和區(qū)中和公社,1962年分出設小直么公社。1969年為中和公社小直么大隊,1984年為中和區(qū)小直么鄉(xiāng),1987年為中和鄉(xiāng)小直么村公所,2000年為中和鄉(xiāng)小直么村民委員會。2005年中和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中和鎮(zhèn)小直……。 |
清代屬大姚縣苴卻巡檢司,民國隸永仁縣龍華鄉(xiāng)。1950年設永興鄉(xiāng),為永仁縣第五區(qū)所轄。1962年設永興區(qū)永興公社,1969年設永興大隊,1984年設永興鄉(xiāng),1987年設永興村公所,2000年設永興村民委員會至今。永興村……。 |
清屬大姚縣苴卻巡檢司,民國屬永仁縣龍華鄉(xiāng)。1950年為永仁縣第五區(qū)小莊鄉(xiāng),1962年為永興區(qū)小莊公社,1969年改為永興公社小莊大隊,1984年為永興區(qū)小莊鄉(xiāng),1987年改為永興傣族鄉(xiāng)小莊村公所,2000年改為永興傣族鄉(xiāng)小莊村民委員會,至今。小莊村……。 |
清屬大姚縣苴卻巡檢司,民國屬永仁縣龍華鄉(xiāng)。1950年屬永仁縣第二區(qū)維的鄉(xiāng),1958年設夜可臘管理區(qū),1962年為永定區(qū)夜可臘公社,1969年為維的公社夜可臘大隊,1984年為維的區(qū)夜可臘鄉(xiāng),1987年改為維的鄉(xiāng)夜可臘村公所,2000年改為維的鄉(xiāng)夜可臘村民委員會至今。夜可臘村……。 |
因原治所駐地張二村,張二村是早年馬家村合并較大的張家村,是居民自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1973年設張二村大隊,1984年改為張二村辦事處,2000年7月設張二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6月改為張二村社區(qū)居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張二村社區(qū)(4個):漁水井村 帕郎村 七棵樹村 張二村。……。 |
因成立大隊時,原駐地烏頭禾與小羊莊之間,兩村各取一字得名。1959年成立禾陽管理區(qū);1962年更名為禾陽公社;1969年3月更名為禾陽大隊;1984年更名為禾陽鄉(xiāng);1988年更名為禾陽村公所;2000年7月更名為禾陽村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禾陽村委會(9個):大莊連村 小莊連村 大烏頭禾村 小烏頭禾村 那達村 莫黨村 小羊莊村 班花村 新村! |
因原村委會駐中班興。1959年改為中興管理區(qū);1962年更名為中興公社;1969年更名為中興大隊;1984年更名為中興鄉(xiāng);1988年更名為中興村公所;2000更名為中興村民委員委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中興村……。 |
傣語地名。海:牛,洛:外面,含義為外面有牛的地方。1980年設海洛大隊;1984年更名為海洛辦事處;2000年7月更名為海洛村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海洛村……。 |
傣語地名。苴:小山,那:竹筍,含義為有竹筍的小山。那能村民委員會原駐地下苴那。1962年設苴那公社;1969年更名為老城公社為苴那大隊;1984年設區(qū)建鄉(xiāng),屬老城區(qū)更名為苴那鄉(xiāng);1988年撤區(qū)建鄉(xiāng),屬老城鄉(xiāng)更名為苴那村公所;2000年4月實行村民自治,進行村級體制改革,苴那村公所更名為那能村民委員會,至今。苴那村……。 |
波享村1973年設立老者格大隊;1984年4月由老者格大隊改為老者格鄉(xiāng);1988年由老者格鄉(xiāng)改為老者格村公所;2000年4月村級體制改革,由老者格村公所改為老者格村民委員會,至今。波享村……。 |
傣語地名。舊志作“班古”。班:扎營地,果:板栗樹。傣語含義為板栗樹扎營地。1960年增設班果管理區(qū);1961年成立班果公社,班果管理區(qū)劃入班果公社;1962年改班果人民公社更名為班果區(qū),班果管理區(qū)為班果小公社;1969年改班果區(qū)為班果人民公社,班果小公社為班果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設區(qū)建鄉(xiāng),班果公社改為班果區(qū),班果大隊改建班果鄉(xiāng);1988年3月,鄉(xiāng)鎮(zhèn)改革,班果區(qū)改稱班果鄉(xiāng),原區(qū)所轄的班果鄉(xiāng)改行……。 |
凹乍村是云南省楚雄州元謀縣物茂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532328203202。 |
因1963年益平水庫建成后,與那黑溝、大村在此分水,村民在分水處用石條做水平記號。1972年年末設立水平石大隊;1984年更名為水平石鄉(xiāng);1988年更名為水平石村公所;2000年7月更名為水平石村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水平石村……。 |
因村內(nèi)從前有一個擅長繪畫的工匠得名。1961年11月設畫匠人民公社;1969年更名為畫匠大隊;1984年更名為畫匠鄉(xiāng);1988年更名為畫匠村公所;2000年7月更名為畫匠村民委員會。畫匠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