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洋村遺址(含明清民居建筑)新石器時代安陽縣
漁洋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漳河岸邊,北望河北,東有平原,西為丘陵。四周村村相連,遠遠望去,漁洋村與其它村子沒有什么不同,是個極其普通的小村莊。但只有走入其中,你才可以從一磚一瓦中感受厚重的文化。
曲曲折折的青石板一路延伸,直到我們看到一座用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精美鵝卵石搭建的古寨門。從寨門上依稀可見的碑文可以看出此門曾在乾隆五十五年重修過,遂沿用至今,而究竟它建于何年,已無從確考。再看那腳下的青石路竟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這一切的殘破和滄桑仿佛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小村的古老與神秘。
龍振山在漁洋村號稱"土博士",因為他收集來的文物和考證的結(jié)論,是一部得到了考古學家確認為貫穿6000年華夏歷史的"活"的史書。跟隨龍振山走在村中的土路上或塌落的民宅四周,他邊和我聊天邊用腳在地上踢踢翻翻。一會兒的工夫,他的手頭已摞起了一沓古文物的碎片。他把揀來的那些零碎的物品拿給游人看,一件件地介紹,那白瓷片是宋代的遺物,另一片醬色的是金元時代的文物。還有一大塊是漢代印紋陶缸殘片。我正入神地去琢磨,他又帶我去了另外一個布滿荊棘的地方。他撥開荊棘,又用鐵鍬挖了兩下,便發(fā)現(xiàn)兩片黑瓦,這里曾是東魏北齊時期的一個窯場。穿行在漁洋的街巷中,隨處可見青磚黛瓦、古樸典雅的古代民居。它們絲毫也不張揚,與現(xiàn)代鄉(xiāng)村建筑,相互掩映,古老的文化與現(xiàn)代氣息錯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四合院中有兩間相對封閉較為嚴整的小屋,那就是龍振山的博物館了。小屋的墻上掛著漁洋村周圍的遺跡分布圖。在柔和的燈光下,整整齊齊擺放在透明玻璃柜內(nèi)的文物氤氳著各式各樣的花紋和光澤,散發(fā)著迷人的風韻。那粗略簡明的線條就像一道道年輪,訴說著它們各自的年齡和一段上古時代的故事。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令人心醉。有明代青花、北齊泥像、漢代耳杯、戰(zhàn)國鼎壺、商代陶鬲、龍山卜骨、仰韶陶片,奇特的漁網(wǎng)上用的陶墜兒,還有骨箭頭、銅箭頭、鐵箭頭……總數(shù)有3000多件!
"1978年4月7日,在村西溝北岸發(fā)現(xiàn)一商代古墓,已經(jīng)坍塌,尸體頭部前有一陶鬲,內(nèi)裝有一獸骨,并在骨上鉆有一孔,經(jīng)考察是一平民墓。另外還有14枚貝幣,是海貝,圓鼓形表面光滑細潤,為乳白色,背部均為小孔或圓孔。貝幣是我國早期貨幣之一,商代甲骨文中有記載……"龍振山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以來對漁洋村按朝代歸類的文物評價是:"漁洋村悠久歷史的有力佐證。漁洋村可以看作是一個中國普通村落6000年演變的標本。"
延伸閱讀: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