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凌云塔,又名熊子塔、龍子塔,民間俗稱熊(音“泥”)子塔,位于廣東省新會會城鎮(zhèn)歷史名人梁啟超的故居茶坑村的鳳山(又名子山)之頂。是新會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著名的新會小鳥天堂游覽,偶爾回首,可見“遠遠地一座塔人聳在山坡上,許多綠樹擁抱著它。在這附近很少有那樣的塔”(巴金:《鳥的天堂》)。塔的所在地乃歷史名人梁啟超的故鄉(xiāng)——茶坑村。那山叫鳳山,塔叫熊子塔。“熊”(讀泥)是“熊”字下面四點少了一點,系新會特有的一個字。據《新會縣志》記載:“熊子山在城南二十里,又有鼠熊、馬熊、東熊、長熊諸山。山凡五,各有三足,故云熊。”熊子山下,河流縱橫,潭江和西江支流在此匯入銀洲湖,故亦稱熊海。
熊子塔又名凌云塔,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八角七層,巍然屹立于鳳山之巔。登臨其上,可遙望銀洲湖景色。梁啟超十一歲時所作《登塔》詩,1982年由嶺南書法家秦篔生書寫勒石立于塔下。詩曰:“朝登凌云塔,引領望四極;暮登凌云塔,天地漸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為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搔首獨徘徊,此理終難得!痹娮餮笠缰@位后來名聞中外的近代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和文學家少年時代強烈的探索精神和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思想感情。
新會又以“葵鄉(xiāng)”聞名于世。據說凡能望見熊子塔的地方,生長的蒲葵葉大心圓蒂正骨直,明顯優(yōu)于別處,所加工的火畫扇是新會葵扇中的精品,在1915年的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得過金獎。古塔周圍是沖積平原,土地肥沃,葵樹得天獨厚,而葵農人勤藝精,葵林四季常青,郁郁蔥蔥,給熊子塔平添幾分秀色。
明清時期,新會的讀書人把熊子塔稱作“文筆”,認為此地人杰地靈,定出文人。清末果然出了個梁啟超。也有人把熊子塔稱為“航標”。因鳳山北望新會城,南臨銀洲湖,遠眺崖門海,四面平疇廣闊,江河交錯,有了卓立山上的熊子塔,就給人們一個航行的目標。登塔縱目而望,崖海、銀湖盡入眼底。每當夕陽西下,銀洲湖上汽輪破浪,船帆片片,像朵朵白云在塔下飄然而過,襯著塔影波光,好一幅綺麗的南國水鄉(xiāng)圖!這里曾被列為新會八景之一,名曰“熊塔歸帆”。
凌云塔建成于明代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仲秋,由當時的新會知縣王命璇主持興建,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塔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為新會知縣王命璇所建,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曾遭破壞,隨后修復。凌云古塔在鳳山頂上擎天柱立,像一枝如椽巨筆直插云霄,氣勢雄偉壯觀,自建成以來就成為了新會有名的名勝,新會舊八景中的“子歸帆”和新八景中的“銀洲塔影”,便是指此。每當夕陽返照,銀洲湖上船帆片片,襯著塔影波光,好一幅綺麗的南國水鄉(xiāng)圖。這時,古塔倒影印于銀洲湖上,狀似歸帆,景美如畫,這就是新會也指此處。銀洲湖碧波萬頃,浩淼蒼茫,襯托著朝暉晚霞中的子塔影,蓋不因歲月流逝而遜色。
景點位置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銀湖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