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原名玉皇閣,位于定邊縣城街道中心,磚木結(jié)構(gòu),處建年代無考,明代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重修,清代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曾維修,1968年曾彩繪,1986年由陜西省撥?羁h文化館進行維修,更換灰瓦為黃琉璃瓦,校正傾斜,更換腐朽,新制石欄桿,并油漆彩繪。
樓為重檐十字歇山頂三滴水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占地271平方米,總高30米。第一層為臺基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6米,高9米,外砌清磚,內(nèi)黃土,十字券洞互通,洞頂交叉處浮雕八卦圖案,基南鋪青磚,石雕欄桿相圍。第二層為樓閣,面闊,進深7.66米,內(nèi)設(shè)木踏步,可達三層,南辟拱形們,東西北三面青磚砌墻,東西墻正中個辟石雕團龍網(wǎng)窗。第三層四面均為大陜欞花隔窗門,木質(zhì)地板。二、三層檐下斗拱均為一斗二升麻葉頭,明間平身科斗拱三朵,次間一朵。重檐頂覆蓋琉璃瓦,脊獸、十字脊中安寶瓶,脊均置三仙人走獸,獸面勾頭蔓草滴水,油漆紅掛,旋子彩繪,檐角懸掛鐵質(zhì)風鈴。鼓樓基座高大,樓閣纖小,雖經(jīng)多次維修,但仍保持了明代西部建筑風格。1983年定邊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樓上南墻內(nèi)原有二龍戲珠琉璃照壁一座,已于“文革-”初期“破四舊”時被毀壞,F(xiàn)存“文革-”期間新鑄仿古鐵鐘一口,鐫文“反帝反修鐘”,落款為“定邊縣革命委員會一九六九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