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塔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東安縣紫溪市鎮(zhèn),此為保存完好的清代磚石塔之一。
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為紀念知縣吳德潤的政績,而取名“吳公塔”。
塔系磚石結構,樓閣式,通高30米,基底11米,七級八方,內實6層。各層辟門窗平座石欄,可以登臨遠眺。塔內有石級可盤旋而上直至塔頂。平面布局精巧,有塔內連廊,五層疊穹窿頂,五六層八角磚柱貫穿塔剎,上覆寶頂,頂光直達塔室,使五六層與塔剎連為一體。六層繞八角柱經(jīng)券門平座,繞塔可憑欄俯視,山川景物盡收眼底。塔剎為石結構,且雕刻精美,并有避雷作用。石相輪、石寶頂刻工精細,實為罕見。
塔原為縣令吳德潤所見,因吳外調,成了“半拉子”工程。荊道乾接著重建,歷時3年建成,取名為吳公塔。塔不以荊道乾命名,而以吳德潤命名,可見,荊道乾之高風亮節(jié),為官之楷模。
此塔雖歷經(jīng)二百余年的風雨滄桑,但仍保存完好,挺拔清秀。且構造奇特,堪稱清代古塔的標本,是研究清代中期永州建筑文化和歷史的實物資料。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64-23。
紫溪市鎮(zhèn):"紫溪市鎮(zhèn)地處東安縣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交通便捷,湘桂鐵路、東大公路穿境而過�?偯娣e162.3平方公里,鎮(zhèn)區(qū)面積2.5平方公里,轄4個居委會、38個村民委員會,居民小組376個,總戶數(shù)10073戶,總人口38036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4242人,勞動力總資源14499人,現(xiàn)有耕地面積44450畝,其中水田38840畝,旱土5610畝,有林山地14萬畝。農(nóng)產(chǎn)…… 紫溪市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