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儀隴縣旅游

馬鞍勝景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馬鞍勝景

儀隴中部的馬鞍場,距儀隴縣城38公里。它座落在海拔318米的三星寨之南一座馬鞍形的小山埡,早在隋唐時候,埡口上有幾間幺店,為巴、儀、營、蓬一帶行商小販來住歇息之所。日后,埡口逐漸繁榮,店鋪日益增多,便形成了一個小小集鎮(zhèn)。因居于荒山叢林之中,故取名荒山場。

清同治年間,馬鞍場更名為永安鎮(zhèn)�!坝腊病焙杏肋h安定,長久太平之意,是吉祥吉慶的象征。那時,永安鎮(zhèn)劃屬大寅縣,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大寅縣又改稱為蓬池縣,后廢永安鎮(zhèn),仍稱馬鞍場。馬鞍場猶若一條巨蟒橫臥在馬鞍山下,與新寺、騎龍、柳埡、福臨、雙龍、石佛等集鎮(zhèn)相鄰,是儀隴中部的物資集散地。狹窄的街道顯得整齊美觀、玲瓏剔透。場頭有座古廟叫做馬鞍寺,現(xiàn)在是馬鞍小學的校址。

馬鞍場與馬鞍寺皆因依附馬鞍山下而得名。場鎮(zhèn)南北兩端,各有廟宇一座,北端是三層四角重檐式的“張爺樓”,相傳此樓是為紀念蜀漢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中的三弟張飛的功績而修建的,可惜“-”中被拆除。穿過張爺樓約行50米,則見四堵突兀壁立的風火墻,每墻約10米高。兩墻之間,皆建造了一幢廟宇,其一名曰“禹王宮”,另一名曰“龍母宮”。每堵風火墻下的中部,均有一圓拱形石門,街道就從石門中通過。

馬鞍場后的馬鞍山的“鞍座”山巖上,過去還修了一座三層樓的觀音閣,0四周古樹參天,綠茵蓋地,露出灰褐色的層頂和赭紅色的欄桿,游人登閣覽勝,憑欄眺望,龍呈、金鼓、梁中、三星等遠近高山險寨,盡收眼底。出觀音閣山門,跨入石級小路,緩緩而下,進入禹王宮左壁風火墻沿,直通街心。這就是馬鞍古場的一個概貌輪廓。


>>遼濱塔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