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沛縣段為元、明、清三朝所建,位于徐州市沛縣龍固鎮(zhèn)姚樓村,此地為沛縣最西北部,東靠昭陽湖,屬黃泛沖積平原的濱湖低平原,暖溫帶半濕潤季風(fēng)氣候。元代改造大運河,明清兩代開挖洳河和中河拓浚而成中運河,今大運河江蘇境內(nèi)部分,北起龍固鎮(zhèn)后谷村,在沛縣東部沿微山湖西岸向南,從五段鎮(zhèn)七段村“七段閘”南500米出沛縣入銅山縣,沛縣內(nèi)流程60公里,最寬處5.2米,最窄處4.6米,最深處4.5米,最淺處3.5米,沿線于之相關(guān)文物點有泗水故道。元末,發(fā)南北大運河水運,對南四湖形成起了重大作用,沿運(泗水)湖泊初步形成。濟寧南為孟陽湖(后稱南陽湖),沛、滕之間為昭陽湖,再向南分為郗山、微山、呂孟、張莊4個小湖。明初將以上六湖作為水柜,調(diào)節(jié)水量,確保漕運。明宣德八年(1433)新筑南陽、昭陽兩湖長堤。明嘉靖四十五年(1066)為避黃淤運,將運道東移,成為南陽新河(自南陽經(jīng)夏鎮(zhèn)到沛縣留城,在徐州北接老運河)。河西仍為昭陽湖,河?xùn)|因有獨山居中,故名獨山湖。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南陽新河夏鎮(zhèn)以下又向東移,新挖洳河,自夏鎮(zhèn)到韓莊沿老彭河經(jīng)臺莊合潮、沂諸水、出邳州入黃河,并建韓莊、德勝、張莊、萬年、丁廟、頓莊、侯遷、臺莊等八閘通航。郗山、微山、呂孟、張莊四湖成為上承南陽、昭陽、獨山三湖來水總庫,湖面不斷擴大,匯成微山湖。至此,濟寧至徐州間的南陽、獨山、昭陽、微山四湖形成,直到建國前沒有大變化。1958-1960年橫跨昭陽湖建成二級壩,將南四湖分成上、下兩級湖,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水上交通,形成了獨特的河湖風(fēng)光交相輝映的景象。
龍固鎮(zhèn):沛縣轄鎮(zhèn)。原為清咸豐六年(1856)山東老龍固集組成的民團徒此開墾農(nóng)田所建居民點,1957年建龍固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fù)鄉(xiāng),1985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6公里。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6.9萬。徐濟公路過境,東有大沙河、西有姚樓河、北臨昭陽湖,均與京杭運河相通。轄邵馬、張王莊、奈莊、焦列莊、三河尖、新建、果園、后洼、桃園、前三里、前程子…… 龍固鎮(zhèn)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