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巴音郭楞州 > 若羌縣旅游

米蘭西南烽火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米蘭西南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鐵干里克鄉(xiāng)果勒吾斯塘村、農(nóng)二師36團安樂村東南1.8千米。地處若羌縣中部米蘭綠洲邊緣地帶的荒漠中,四周地勢較為平坦,西南至東北呈傾斜狀,地表為礫質(zhì)土覆蓋,附近有些風(fēng)蝕小臺地。東南3.2千米為西南至東北流向的米蘭河,西北1.2千米、北1.8千米為農(nóng)二師36團場耕地;西北1.5千米為米蘭文物保護站,西南1.4千米為一片新開墾的耕地;北1千米有一條穿過米蘭遺址區(qū)東行可至青海和敦煌的簡易公路,南2.7千米為新修筑的315國道。

烽火臺保存較差。臺體因風(fēng)雨侵蝕,底部被風(fēng)蝕呈蘑菇狀,造成臺體局部坍塌。烽火臺底部大致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西9、南北4.5、高4.5米(包括風(fēng)蝕裸露出的沉積黃土臺,土臺高1.2米)。烽火臺為夯土建筑,夯層多不明顯,明顯者厚0.25米。附近見卵石、煉渣及碎銹的鐵塊,并見一些夾砂紅、褐、灰陶片,有的器壁上有劃紋,火候較高;還見一些長條形礫石,加工、使用痕跡不明顯,似石磨之坯料。此外,烽火臺西南約0.14千米處的砂礫坡地上見有一處紅燒土遺跡,面積達10平方米。隱約見2道平行“磚墻”露出地面,殘長3.4、寬1.5米,磚被高溫火燒過,磚外側(cè)有較厚的紅燒土,似窯址殘跡。根據(jù)形制和區(qū)域的歷史及文物情況判斷,該烽火臺年代為漢晉時期。


>>張煌言故居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