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 > 白城市 > 通榆縣旅游

香海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香海寺

向海,因一廟而得名,這廟便是今天的“香海寺”。

1664年清朝順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1784年乾隆帶著劉墉、和珅等三十四人微服私訪曾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廟”的“青”比“大清帝國”的“清”字少了0-水,而視為削去了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故怒改廟名,將此廟賜名為“福興寺”,而且親筆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匾額,并留有“云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圣地,瑞鼓祥鐘�!钡葍蓧K碑文。由于碑文均為木質,不禁風雨,加之關東塞外地廣人稀,文化落后,識得碑文的人寥寥無幾,兩塊珍貴的碑文早已不知去向,好在北京雍和宮《福興寺志》還留有當時的記錄。后來因水患廟宇坍塌,--瑞安--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廟。廟高三層,青磚木石結構。一層誦經,二層供佛,三層藏一幅奇特的人牛畫像永不與常人見面。

“福興寺”的廟會年年如是,平日進香求祈者也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君臣三四十人前后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一九二八年西藏布達拉宮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來寺傳經說法,匯聚喇嘛一千零八十人,前來聽經受法者不計其數,日日香煙繚繞,彌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

走進香海寺院內,也許您一進廟門就被院內的幾株參天古榆所吸引,幾百年來她們日夜守衛(wèi)庇護著向海,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植株碩大得兩個人合抱不攏。由于這古榆承載著向海的歷史,又記錄著向海的今天,古往今來當地的人們愛她、信她,奉她為神樹�?吹綐渖系募t布條或紅絨繩了吧,那是癡心父母在樹上“拴娃子”,以求早生貴子或子女平安。人們還賦予古榆美麗動聽的傳說,那傳說多如樹上的葉子。有說她們是仙女下凡游遍大江南北,卻唯獨愛上了向海這里比仙境還美的天然景致,愛上了向海這里比神仙還善良的人們,遂化為榆樹扎根在向海,又孕育了千萬株小榆樹遍布向海各個角落,為向海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無論歲月滄桑,還是貧瘠荒涼,對向海愛的初衷不改,真情不變,一如每一位勤勞、勇敢、善良的向海人對向海的忠誠與執(zhí)著。

在向海,類似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如果您在這里多住幾日,相信向海每一天都會帶給您一份新的神奇,新的感悟……


>>三家子牧場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