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兜游擊隊駐地舊址位于福州市馬尾區(qū)瑯岐鎮(zhèn)南兜村。瑯岐南兜村游擊隊革命遺址,是解放前瑯岐紅色新區(qū)在南兜村建立起來的一個革命據(jù)點。當時在瑯岐島上駐扎著4股-武裝力量,約有1000多人的兵力,在-勢力包圍控制下的瑯岐環(huán)境十分險惡,危機四伏。為打破國民黨的白色統(tǒng)治,開辟瑯岐新區(qū),建立革命據(jù)點,1948年中共林連羅沿海地區(qū)黨工委書記兼游擊隊長凌尚開、黨工委副書記兼游擊支隊政委林可琳決定派遣政工干部、共產(chǎn)黨員唐方和回家鄉(xiāng)瑯岐島南兜村開展革命工作。唐方和冒著生命危險,以家鄉(xiāng)為據(jù)點宣傳發(fā)動群眾,秘密發(fā)展黨員、建立貧農(nóng)團、婦女會和革命武裝。在瑯岐島上他秘密發(fā)展了地下黨員16人,并組建了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南兜村黨支部,唐方和為支部書記,后于1949年
金牌炮臺位于瑯岐島鳳窩村,與隔江的長門炮臺犄角,形勢險要,為防守閩江的第一道要塞。炮臺由山巔主炮臺、山腰前沿炮臺、山麓江岸炮臺組成。主炮臺有兩個炮位,露天、圓形、半地穴式,三合土結構,深1.43米,直徑分別為12.40米和7.60米。操場在炮臺后側。營房建在操場邊,面寬8.00米,進深4.20米,殘墻高2.75米。煙臺山炮臺由兩個炮位組成,炮位相隔10余米,露天,半地穴式,三合土結構,深分別為1.41米和1.42米,直徑分別為11.60米和12.60米,安裝大口徑克虜伯后膛炮。獺石炮臺共設有火炮六尊,其中110磅彈阿姆斯特朗前膛炮一尊,80磅彈阿姆斯特朗前膛炮兩尊,120毫米德制克虜伯后膛炮三尊。金牌炮臺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
江濤烈士陵園位于瑯岐鎮(zhèn)上岐鰲山公園內(nèi)。江濤烈士,1912年出生于福州瑯岐上岐村,1929年由葉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中共閩東特委委員、常委,羅源、周寧縣委書記等職,不幸于1941年4月在周寧縣被國民黨-派殺害。1988年由福州市郊區(qū)人民政府批準上岐為革命基地村,并由省民政局撥款建設江¬濤烈士陵園,陵園面積有1600平方米,烈士紀念牌高10余米,凌空而起、氣勢雄偉,紀念碑用大理石裝飾,碑正面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題寫的“江濤同志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座四周是表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內(nèi)容的浮雕,紀念碑下面立一對石柱,四周用花崗石砌造圍屏。陵園中還立有一塊“勿忘血恥”紀念碑,紀念碑文記載了六十年前日寇侵
瑯岐朱子祠位于馬尾區(qū)瑯岐鎮(zhèn)下岐村,又名紫陽祠、羅峰書院,是奉祀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殿堂。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兩進,由前院天井回廊、殿堂,后院天井、文昌閣以及祠左側通廊、廚房等組成,總建筑面積750多平方米�,樶熳屿粲址Q朱文公祠、紫陽祠,既是奉祀朱熹殿堂,又是作為書院供學子讀書會文。祠內(nèi)有3塊重修碑,記載當年重修朱子祠有關事宜。祠為二進院,由前院、回廊、殿堂、后院及文昌殿組成,抬梁加穿斗木構架,殿堂面闊三間、七柱,文昌殿面闊五間、進深三柱,祠左側有通廊,風火土筑馬鞍墻,建筑面積750平方米。2017年再次重修,基本保持清代古祠堂建筑風格�,樶衿种熳屿羰欠铎肽纤卫韺W家朱熹的殿堂。對于研究朱熹在福州地區(qū)講學,瑯岐書院及科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
南兜游擊隊舊址位于南兜唐氏宗祠左側南兜游擊隊紀念館內(nèi),僅留土筑小瓦房一間,四周夯土墻,擱檁做法,長7.8m,寬4.3m,乃游擊隊開會、活動地方。南兜地下黨游擊隊成立于1948年,屬中共林(林森縣)連(連江)羅(羅源)沿海地區(qū)工委領導,唐方和為游擊隊隊長、黨支部書記。游擊隊曾參加連江反圍剿斗爭,1949年8月游擊隊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連江、福州,后改編瑯岐游擊中隊。南兜游擊隊舊址為1948年成立的瑯岐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南兜支部領導下的南兜游擊隊戰(zhàn)斗、生活的主要活動場所,在我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福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現(xiàn)為我市重要的紅色革命紀念地,已納入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2020年1月公布為第九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鳳窩煙臺山炮臺遺址位于瑯岐鎮(zhèn)鳳窩村煙臺山。在鳳窩村煙臺山頂,建于光緒九年(1883)未竣工即毀于中法馬江海戰(zhàn)。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由兩組四個炮位組成。均為三合土結構的半地穴式露天炮臺,兩個炮位相隔10余米。直徑分別為11.6米和12.6米。另兩個炮位直徑分別為6.5米和7.5米。建于甲申中法馬江海戰(zhàn)前,為福州閩江口岸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1月公布為第九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臺林存墓位于瑯岐鎮(zhèn)龍臺村龍山。土坑豎穴墓,坐西北向東南,方位角140°,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墓丘磚構,平面前方后弧呈鐘形。墓丘前立祭臺,臺兩側設五級臺階。墓碑上刻“宋參政林存墓”。墓前立有雙斗旗桿。神道兩旁有6對(12尊)石雕,現(xiàn)僅余2尊石翁仲,并移置龍臺村口。文臣雙手執(zhí)笏,神態(tài)和藹,高3.78米,寬1米,厚0.45米;武將像雙手按劍,肅穆威武,高3.77米,寬0.90米,厚0.45米。林存墓為福州地區(qū)典型的宋代磚構墓,墓碑須彌座保存完好,尚保存旗桿石等。林存,字以道,瑯岐龍臺人,宋端平二年(1235)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2020年1月公布為第九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