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坂村由山邊(清,光緒16年族長姚旋政向縣府申請改名為珠濱社和坂頭社各提一字,村名珠坂)明、清屬欽化里,民國后轄人化鄉(xiāng),一九四六年改轄武安鎮(zhèn),由珠濱社坂頭社組成。村東西向延伸,村頭到村尾2.5公里,面積有2平方公里,F(xiàn)為14個村民組,居住700戶,人口2760人。民國時為珠坂保,新中國成立后為珠坂村。
改革開放后,人的思想大解放,要想富先造路。98年自籌資金建成2.5公里通往京坂橋水泥路,先后建成通往張坑水泥路,接太郭公路。通往五里亭旅游點一公里水泥路。各基點村配套總共建成6公里水泥路。珠坂村大力發(fā)展副業(yè)生產(chǎn),種植蘑菇18萬平萬米,養(yǎng)豬1萬多頭。近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摩托車、手機、運輸車已普遍,小車也進入農(nóng)民家中。
珠坂村坂頭上下社之間有一條通往漳州的古道(官道),現(xiàn)存有明朝永樂年間縣城人蔡志修建一古亭,供過往客人(工、商、仕、農(nóng))休息納涼,因距縣五里,得名五里亭。明,正德十年縣令趙佩卻金于此,五里亭掛卻金匠,更添“五里清風(fēng)”的美名,到了明萬歷二十七年,縣令管桔為使五里清風(fēng)永世流傳,為民不受盜害,捐資買地建成觀音善世巖,并親提“善世法堂,閩南福地”門匾。請來普陀觀音香火供奉。使五里亭更加名傳長泰五大名山,九龍江兩岸。每年農(nóng)歷六月,數(shù)萬香客進香朝圣,熱鬧非凡。近年來又重修,實行民主管理,小組責(zé)任制,花園式配套,五里亭從此成為文明、好客、衛(wèi)生的旅游朝圣勝地。留有古文物十多件,是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是長泰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