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東村位于安溪縣西北部,距縣城25千米、蓬萊鎮(zhèn)政府5千米。東至嶺南村、植洋村、上智村,西至嶺南村、植洋村、上智村,南至嶺南村、植洋村、上智村,北至寮海村、新坂村。人口與土地面積:上東村共500戶,人口2080人,旅居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3000人。全村面積4.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62平方千米。下轄:大云、洋頭墘、后壟、洋頭垵、尾壟、春格、杉垵、酒甕格、金田垵、前洋共10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氣候與物產(chǎn)經(jīng)濟: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海拔400米,年均溫度20攝氏度,降雨量為1600毫米,無霜期350天,經(jīng)濟發(fā)展以農(nóng)業(yè)為主,適宜種植茶樹、龍眼、柿。歷史人文:胡氏肇基,自周朝駙馬胡公滿(虞舜帝后裔),先世授侯爵封于虞,虞思裔孫于文為周武王陶正利器賴之,使奉虞帝祀與夏商后并為三恪謚胡公,其地為今河南陳州,白胡公封陳傳國二十五世子孫,散居外國,遂以謚號為姓,入閩始祖為芝山公,諱辣,字子文,唐進士,宮中議大夫,唐乾符(即乾寧)元年甲午自安徽壽春(今淮南壽縣)入福建晉安,任建州刺史,興學入教愷悌,娶夫人付氏,生有五子,時五代潛亂,公棄官不仕,同長子回安徽壽春(今淮南壽縣),其他四子均婚要留閩。安溪胡氏屬五之篤,字行之,至十一世孫繼基、繼業(yè),繼業(yè)留南安,繼基為安溪胡氏始祖。上東村胡姓歷史沿革南宋時期賜進士,誥授光祿大夫駙馬都尉,誥齋公,公諱拱振,字仲樞,凝初公次子。宋理宗淳祐二年壬寅(1242年),公以安溪學試,博學宏詞,科上召對太悅,欽賜進士。宋理宗以長女安壬公主仕宣尉,使奉旨娶歸,賜南安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俊世鄉(xiāng),額以鳳趨,其祠安溪、南安兩市合建駙馬府(今南安美林鎮(zhèn)李宅圳邊村)。公自安溪遷往南安,維時南安縣北四十里屬九十都,滿洋皆田塘,邑志載胡洋山其世業(yè)。但天不作美,理宗崩,度宗逝,恭、端、短運元兵南逼,帝昺竄泉過碣石橋,棲九日山奉敕贈公昭武將軍,正三品加七級,公竭力匡扶,兵盡糧竭,乃資賣田塘,招募勇士,崖山之戰(zhàn),卒張弘范之手,與公主合葬南安二十六都前砂鄉(xiāng)。宋亡,胡氏子孫或殉難,或匿跡昭名,直至明洪武,我族復姓。紀念地遺址、名勝古跡:水美宮,依山構筑,坐西南向東北,重檐歇山頂,內祀麻三相公。新建龍美殿,旁有橋亭、古道。地處村境東陲,重巒疊嶂,水淺泉澄,林蔭遮而洞風涼,可謂“佛山仙境、壑地洞天”。麻三相公,原名翁春和,俗稱翁公、尪公,陜西韓城才子,敦厚誠實,多才多藝,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十一月初五,卒于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享年65歲。據(jù)說,水美宮已有境主公,楊文廣平閩時帶該麻三相公塑像入閩,轉入水美宮。每年八月初一為為其誕辰日,善男信女紛紛前來觀看高甲戲、木偶戲。2003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泉州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莊浚先生捐資建龍美殿、天橋、橋亭等,后由華僑及善男信女尚陸續(xù)捐資擴建。2006年被安溪蓬萊鎮(zhèn)評為“2006年度先進單位”。域內設施:域內有1所衛(wèi)生所。聯(lián)系電話:長途電話區(qū)號0595,聯(lián)系電話23358379,郵編362402。